2018-11-07 优选岗位 职大叔 毕业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价 1587 浏览
先不说其它的了,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吧:
请问:4000+5000+8000+12000=多少?
再请问:5000+6000+7000+8000=多少?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你是不是已经意识到,比起多拿几百块钱,你更应该关注的是你未来的身价,而非现在啊。很多学生经常就毕业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价和职业发展问题来问我,我通常都会建议他:
刚毕业一定要去大公司
我采访过很多HR ,他们都说自己搜索简历时,如果求职者是从腾讯、阿里或者行业龙头企业里出来的,他们一定会多看几眼。我们不是迷信大公司,而是大公司培养的工作习惯、态度、视野真的不一样,普遍来讲,经过洗礼之后人会更优秀。这些不仅会让作为求职者的大家受益终身,而且对于企业来讲也是非常划算的。
刚刚扯远了,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毕业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价?
为什么要思考毕业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价这个问题呢?通常我们要不是担心自己要价太高,被企业认为是眼高手低;要不就是我们担心要价太低,“亏待”了自己。其实对于应届生来讲,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因为现在的招聘市场,“价格”太透明了!
你毕业拿到的offer,就是当年人才市场相同岗位对人才的估值。
01
初级人才市场,没有差价基础
对于高级别的职位,公司都是花钱请猎头低调挖人的,甚至很多都是老板通过人际关系,直接或间接策反来的。只有初级岗位,才会通过互联网招聘、人才市场、校园双选会进行招聘,这些统统属于“人才市场”。
特别是互联网招聘的出现,每一个岗位的平均价格,随便一搜既可以找到了。只要你不懒,动动手指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差别无非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薪资的差别而已。
此外,HR之间是会经常交流的,大家都很了解这些基础岗位的薪酬水平,毕竟这些也没有什么隐瞒的价值。
02
薪酬的变化,常常取决于市场的动态
对于HR来讲,由于工作经验、项目经验的区别,导致了高级人才与公司业务切合度不一,实际价值很难判定的情况。但是对于初级员工,大家都是白纸一张,HR通常更关注的是你的专业是否符合岗位需求,你给他的第一印象让他觉得你有培养的价值。
比如她需要招聘一个销售人员,她更关注的就是你的表达能力;如果他需要技术人员,她可能更关心你平时的成绩,只要不是很差,完成没有关系。
当然,HR也会关心等你的稳定性,因为他们真的不想多花精力再招聘一个人,因为很麻烦。
所以,如果你满足岗位的基本需求,不论你的能力一般还是优秀,HR通常只会根据当下人才的供给情况,给出你一个合理的、透明的薪资水平。
所以,毕业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价这个问题你明白了吗?刚刚毕业,身价真的不是你最应该在意的问题,如何借助企业带给自己发展、帮助自己成才,让未来的你更有价值,才是你最应该关心的。
现在,你应该赶快去确定一个目标企业,去努力吧!
(+5通宝)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