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7 ICT专区 二白 职场 奢侈品 内幕 1964 浏览
所在公司:Richemont Shanghai Office。
公司简介:历峰集团(Richemont)是瑞士奢侈品公司,于1988年建立。公司涉及的四个商业领域是:珠宝、手表、附件以及时装。从2004年以来,按营业额计算,它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排名在路易·威登(LVMH)和巴黎春天(PPR)之间。
环境篇
环境之前都在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和瑞金二路中间那段,上海的朋友知道淮海中路有一大排店是卖表和珠宝的,办公室在那上面,楼下有小花园,吃好饭走一走什么的。后来一部分品牌/部门搬去了静安嘉里中心七楼,据说这个楼层数是找风水大师研究过之后确定下来的。因为 Richemont 近年业绩不太理想,所以特别看重这个。
办公室环境还不错,和大部分外企一样,铺设地毯、有独立的 pantry(咖啡机,提供牛奶、黄糖、白糖,twinings 的茶,搅拌棒,各种糖浆,一次性杯子、碗筷,冰箱和微波炉),配有保洁公司,有专职的阿姨打扫每一个地方,收发快递。总管阿姨认识每个人。可以自己用杯子泡茶喝,pantry 和过道里有雀巢矿泉水,这是给来宾喝的,也有员工每天拿。
每个隔间(差不多四个位置)有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每一片空间有一台打印-扫描一体机+碎纸机,平均每个品牌1~2套,没纸了找阿姨,装订文件有固定的区域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办公区域,贴满自己品牌的海报...有固定的地方放品牌拿过的奖,有的就找个台子,有的在店里,有的在 MD 办公室里 Manager 级别会坐在采光或者通风更好的地方,靠窗啊,远离走廊啊这种总监及以上的有自己的办公室。
IT、HR、财务这些支持性部门是堆在一起的,在楼上或者很遥远的角落里,还有一部分在淮海中路的原办公区内,找他们电话和邮件召唤。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这些部门的联系方式。
员工及其日常
每个企业招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来招,这里也一样,以圈子为主,从小家里条件就比较好的人进来会适应得更快一些,一则人脉比较好拓展,二则生活习惯也更像一点,一起工作共同语言会多一点。有的人比较浮夸,有的人内秀。每个品牌的 MD(Managing Director)是什么样的人,基本决定了这个品牌的团队是什么样的风格,但整体上差别不会太大。
平均年龄30+,颜值普遍很高。一般看不出年龄,有的 40+ 的看起来也就 33,4 的样子。大部分品牌几乎不招工作经验三年以下的人。实习一般不留,特别优秀的留下来了,短期也不会有 headcount。
几大奢侈品集团或者独立奢侈品牌之间员工会经常跳来跳去的,比如和恒隆的那堆人私交都不错,有内购会相互邀请。所以前面说圈子。内购不让带包,所以一般都是吃完饭打个车过去。
基本组成是以家境优越的上海人为主,也有其他地区的,再上去有一部分香港人或者台湾人(part 美籍),再上去有一部分欧洲人,美国人在这里比较少见(主要感觉气场不是很合)。30+孩子很大了很正常,30+不结婚很正常,40+没孩子也很正常,丁克很常见有已出柜的 gay,也有明显形婚的 gay,但是没人会公开 judge,私下偶尔会聊。生活相对富足,大部分人能很好地掌握工作的节奏感,很多人活得都比较洒脱。
学历及教育背景
学历比较多样化,硕士居多。经常能见到不大听说过的大学名字,一查,噢欧洲某小国 top1 的。由于出差旅游培训等原因,几乎每个人都去过很多国家。工作语言英语,有部分人会说小语种,常见的是法语,但不常说。主要场合不多,总部来了也是说说英语。
工作饮食
很多人会到公司吃早饭,或者附近买来进 pantry 吃。午饭是新旺啊,wagas,新元素这种,但也有年轻一点的员工抱怨在静安嘉里附近吃不起饭。女员工会扎堆减肥,真的是饿一天,夸张的会饿好几天。一般集中在圣诞前一个月和公司 outing。很多人抽烟,无论男女。
日常穿着
每天换,无论男女,无论春夏秋冬,从里到外全部换掉。和昨天穿一样的别人不会多说,可是会多看你几秒钟。每天穿得干干净净的在这里被认为是对他人的尊重。风格正统,颜色低调。周五是 casual day,会穿得比较随意,人字拖帆布鞋跑鞋都有。总部来人的时候跟商务服装品牌的新品发布会一样。女员工每天都会化妆,不化妆会显得不合群,口红和香水很重要,但不会很妖。包,基本上会根据搭配来换,不会很夸张,比较注重质感。有的人会有三四十年前的老款,妈妈留给她的什么的,这个还满有趣。各个品牌的人身上多少都会戴自己品牌的珠宝或者产品,比如 Piaget 和 IWC 都是人手一块自己的。
手表内购
每个品牌每个月都一定额度的内购,6~7折左右。各个品牌会不定期举行特卖会,瑕疵品或者孤品的大杂烩,有时候低至三折,大家都会去逛,偶尔买。要是认识内部的人完全可以找他们买,就算让他们赚一点也还是很划算。以前g*o*v内的人能拿到更好的折扣,现在很多品牌不敢玩这套了。
员工关系
有的团队很和谐,关系好得不行,人也都很好;有的品牌就比较尴尬,各种互掐。八卦满天飞,保洁阿姨也会参与并起到主要传播作用品牌之间会抢总部的资源。看似其乐融融,但利益相关的时候会猜忌,甚至陷害。有的MD好胜心很强,再加上销量什么的会影响每年总部拨过来的 marketing budget,毕竟别家多了自家就少了,所以每个品牌都会有那么几个间谍,被MD 派出去打听别的品牌的销量和 marketing plan 的一些东西。这个看个人的交际手腕了,前几年有两个品牌闹过不愉快,其中一家遭殃,但因为关系网太复杂了,也不违法,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也有正面的,品牌之间关系好的会用对方的内购机会。
日常娱乐活动
每天都会聚在 pantry 聊东聊西,所以不管年龄多大,紧跟潮流在这里很重要。杂志社会把有广告位的样刊寄过来,PR 会做留档的工作。所以时尚杂志到处都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看到保洁阿姨拿个小推车处理过期杂志。品牌内流行大节小节互相送礼,穿得应景,会有专人安排晚餐和 party。年会所有品牌一起,就是时装秀... outing 去哪里的都有,是大家一起商量的。有时候会分批,因为有的部门 routine 的工作比较多,走不开,至少每天要有一个人在。
工作内容
以前就是销售导向+明星造势,现在市场越发不景气了,就开始做一些营销活动。总的来说以下几块:
Sales: 没啥要说的吧...
Operating: 日常销售数据的运营与分析
Marketing &PR: 各路明星/road show & events/员工培训/店铺装修/直营店店员招聘
每个品牌的 Managing Director 有自己的 Personal Assistant。不是传说中小秘的那种 Style,非常专业,也很忙。最年轻的也有27了。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很屌,有的就各种渣,但能做到 Manager 的一般都很牛,因为升职在这里非常不容易,所以比较 ambitious 的员工都很拼。
团队稳定性高,很多都是多年的老员工。欧洲文化的公司,所以整体效率不太高,各种流程都比较冗长。很多事情都外包出去,比较依赖乙方。有专门的媒介 vendor、events 公关、 advertising agency、marketing consulting agency、IT consulting agency 在伺候着。
系统很老旧,很多运营数据靠人工做 Excel。
工作强度
有淡旺季,每年四月财政年开始,做完年度 report 之后整个上半年都会比较懒散,下半年差不多九十月份 sales 会开始冲业绩,marketing 就一起跟上,一起忙成狗。官方时间九~六。很多人近十点到,或者很早到,然后近十点才坐在办公桌前(吃早饭去了)。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去吃饭,两点前人能凑齐就不容易了,有时候 team building 大概三点多才回来。可以随时出去买东西吃。晚上忙的人会加一会儿班,但基本到七点半肯定走完了。不忙的大概17:50就开始整理东西,到点风风火火地就撤了。
不打卡。销售常年出差,难得回一趟公司,没什么事的话很早就走了,四五点左右。做 marketing 和 PR 的人旺季经常出差,忙起来一个礼拜能见一次不错了。有 road show 的时候出差去外地,因为不能影响商场的正常营业,所以场地都是连夜布置的,冬天就在室外喝着冷风搭展台,哗啦啦病倒一片,但回上海以后会调休,可以晚一点再进公司什么的。总之很人性化。
休假及福利
假很多。经常三天两头就不见人了,噢去迪拜了,噢去斯里兰卡了,噢又去日本了。哎你年假用完了吧?没,还剩一个礼拜。请假要提前,老板批了才能走,sales 和 marketing 的manager...老板一般不大批...小员工玩得凶一点。收入部分:收入很高,每个 title 不一样,正式员工的均值在五位数。MD有股权,拿分红的。
Training
总部、上海都有,有时候香港或者北京。大一点的 training 要回总部,不同品牌在不同国家。每年都有,有的品牌一年不止一次。上海这边的 training 自由选择,会收到邮件,然后到时候根据当天的工作内容来安排。有些满有趣的活动,比如大部分外企都有的 family day 什么的,就几个 PA 一起弄弄,可以带小朋友过来玩,也可以自己玩,有礼物。
Team building
其实和别的外企差不多,可能就是预算高一点,手笔要大一些。出差住五星,比如北京的高频酒店是王府半岛,飞头等舱还是商务舱,高铁一等座还是二等座,因 Title 而异,不同 Title 差旅预算不同,但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每个 MD 都有专车和专门的司机。
总监级别的一般都是人物,公关尤甚,和各路明星政要商业领袖私交甚好,吃饭时偶尔会聊起一些八卦,看得出是知道很多但说得很保守。新闻出来了一堆人凑在一起偶买噶只有总监一脸淡定地飘过,这时候你明白,噢原来人家早就知道了。一开始还满惊讶的,后来就习惯了。
店铺
店分两种,一种 Retail,一种 Wholesale。分不同的人负责,有的品牌店多,可能会有两个团队 follow 这些事情,非常琐碎。
Retail 是指由品牌官方直接管理的店,一般就在上海和北京,比如淮海中路上那一排都是的,店员和 Retail 的人很熟,品牌方对员工的要求也高一点。
Wholesale 是指经销商旗下的店铺,会有 Sales 或者专门的 Wholesale Manager 评估经销商的资质,选址啊,签合同什么的,之后 Marketing 的人就会上,和经销商的人一起完善店铺的设计和装修,有的品牌方会参与店员招聘,有的则全权交给经销商,品牌方会派人进行店员的培训,同时运营的人会开始往店铺调货这就算一家店开好了。
下面说两句主观的,如果你觉得这些看上去不大现实,那么你可以找个工作日,在静安嘉里三座或者恒隆楼下坐一会儿,看看楼里进进出出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机会也可以上楼看看。我说再多,不如你眼见为实。
我们这群人凑一块儿做事,其实和所有人一样,一则因为我们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匹配,二则我们本身的特质、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和岗位要求匹配,会一直留在这里也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和团队。若你怎么看我们都觉得别扭,只能说你不适合这个行业吧。
—— End ——
来源:知乎
(+5通宝)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