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技术
课程介绍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的开设是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同时结合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等综合考量为依据,为本专业所面向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开发、大数据运营平台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可视化设计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基础支撑作用。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开发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大数据可视化原理、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工具、ECharts与pyecharts数据可视化实现、Python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可视化行业分析及可见化行业案例实现。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条件下,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便学生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在毕业后更专业地面对就业岗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大数据可视化原理、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工具、ECharts与pyecharts数据可视化实现、Python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可视化行业分析及可见化行业案例实现。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条件下,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便学生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在毕业后更专业地面对就业岗位。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三部分:
1、知识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相关原理,能够熟练使用可视化工具完成数据的分析,并进行大数据分布式应用项目可视化实现。
(1)了解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架构。
(2)掌握Echarts可视化框架。
(3)掌握Tableau可视化工具。
(4)掌握D3.js可视化框架。
(5)掌握Jupyter Notebook常用功能。
(6)掌握Python数值计算。
(7)掌握Python统计分析。
(8)掌握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
(9)掌握Matplotlib数据可视化。
(10)掌握大数据可视化行业分析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达能独立完成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设计工作,能够基本胜任大数据企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工程师开发工作的目的。
(1)掌握大数据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和主流应用技术,包括开发环境的搭建、分析与设计。
(2)掌握应用软件的编码规范。
(3)理解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系统架构。
(4)掌握主流应用常用的技术知识等。
3、素质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大数据技术应用开发技能上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具有熟练的项目实战操作技能,达到相关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开发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要求,最终能够适应社会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开发人才的需要。
(1)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3)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培养严谨工作态度。
(4)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5)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7)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科学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9)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岗位转变的迁移能力。
(10)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教学范式:
本课程以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核心,利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根据职业教育的总体特点,需创新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校内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完成项目教学、教师答疑解惑;网上课堂传授基本知识、促进拓展学习;企业课堂完成综合技能训练,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在校内课堂大力推进“课堂革命”。
如在校内课堂开发了“上班式课程”,借鉴“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品牌企业工作环境中自主工作、独立学习、共同研讨,把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难题过程中,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在职业化情境中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大力开发网络课堂,建设智慧学习环境。
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载体,构建课程资源丰富、内容适时更新、专业特色明显、学习管理便捷、对外开放共享的智慧学习技术体系和学习平台,平台承载移动学习、校内课堂、企业课堂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的实施,为每个学生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等各种需要。
第三,建立企业课堂,创新实践教学。
一是推进引企入校,把企业搬进校园。如引入企业课程,转换教学场景,校企双师授课,教师变师傅,构建职业化氛围;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园工厂”,破解在校各专业学生无法完成企业实战训练的难题。
二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和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建设实体企业课堂,聘请企业教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满足跟岗实训、“3+2”工学交替培养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三是在订单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技术研发、咨询培训、教师下企业以及校企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开展“五双育人”改革,即双主体育人(学校+企业)、双导师指导(教师+师傅)、双课堂教学(校内课堂+企业课堂)、双身份学习(学生+学徒)、双评价(学历证书+企业技能证书),构建与企业工作周期相适应的校内课堂与企业课程交替教学模式。
订阅须知
2、课程自购买后,有效期为:365天
3、苹果手机由于系统原因,无法直接支付,请前往 职前通 官网 或 微信端 进行购买。
4、若您需要发票,可在付款成功后联系我们的客服微信:ICT8091开具发票。
5、特殊说明:
(1)如果需要报名考试或参与线下培训学习,请添加客服微信:ICT8091咨询。
(2)购买后,如果视频无法正常观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ICT8091进行反馈。
(3)商品具体成交价格根据商品或服务参加优惠活动,或使用优惠券、礼券、通宝等不同情形发生变化,最终实际成交价格以订单结算页的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