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时间有限,而我们想做的事情却无限。“时间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孔子在沂河边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两千年后的我们,面对时间的流逝,依然无可奈何。
我们是无法管理时间的,只能管理自己。
1.
几位小学同学聚在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如今奔三的人,谈论起小时候的事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期。
几位男生唾沫横飞地回忆着小时候打架,淘气的故事,一旁的女生听得很开心,不时地说:“我怎么都不记得了。”有些故事中,也有女生的身影,而女生自己却完全不记得了。
她说是自己的记性太差。我觉得倒不是记性的问题,也许,她根本就没有在意那些琐碎的事情。她是学霸,一心扑在学习上,也许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因为她没有关注,这些事情并没有在她的生命中留下印记。而那些时光,并没有进入她的生命。
有些人,回想过去,是非常单薄的,大部分事情都记不起来。这除了和记忆有关,与曾经是否用心去感受,是否投入感情地去生活也有关系。
有些人的回忆是苍白的,有些人的回忆是多姿多彩的;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是两点一线单调的,有些人的生活是充满活力的。
如果没有用心生活,过去的时光,就像是泄在荷叶上的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
对于时间的感知,除了用钟表,还可以用心。
周日下午在行动派线下分享写作,带着大家一起自由书写。定时10分钟,所有人低头奋笔疾书。在平常,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而自由书写的那十分钟,写了满满2页,时间还未到10分钟。我第一次感受到10分钟可以如此漫长。
那次经历,让我感受到时间的无限性。虽然,时间有度量单位,但是我们内心对于时间的感知力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产生心流的时候,觉得时间飞速地过去了。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力,其实差别很大。
当你冥想时,会发现,10分钟其实很长。
当你在刷朋友圈,在微信聊天时,发现10分钟也就是一瞬间。
当你全情投入做一件事,你对时间的感知力也会发生变化。

3.
我们能够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得到专栏上,有一篇讲到,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的注意力。
注意力非常有限,而我们的注意力却很容易被廉价收割。收割我们宝贵财富注意力的坑主要有三个。
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我们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来,能够集中起来有产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结果你去凑热闹,你去随大流,你去操别人的心……
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放在“成长上。
想要提升自己的时间利用率,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你的注意力时常被那三个大坑吸引,那么你花在“成长”上的注意力就会很少。因此,也不要怪别人成长比你快。
4.
我们能够把握的唯有当下。
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很多想法,很难聚焦在当下。
在该吃饭的时候没有认真吃饭,在该睡觉的时候又没有好好睡觉。
在做A事情的时候,我们在想B事情;在做B事情的时候,我们又在想着C事情……我们很难专注于眼下的事情。
正如《正念的奇迹》一行禅师描述的,我们不懂得洗碗,也不懂得喝茶,经常被未来吸走,很难活在当下。
“洗碗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为了把碗洗干净而洗碗,第二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
如果在洗碗盘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盘洗完,就好像它们很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进一步来说就是,洗碗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活在当下;我们站在水槽前,完全不能体会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我们很可能也不懂得喝茶:在喝茶的时候,我们又只会想着别的事,而几乎没有觉知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这样,我们就是被未来给吸走了。
“此身,此时,此地”是当下唯一可以把握的。
要将时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用,唯有把握珍惜自己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
如果不是全情投入,时光就那样流去,而我们却无可奈何。对于时间流去的无可奈何,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吧。
文/弘丹(简书签约作者)
转载自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ba40a11d120